<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 本市要闻

        365bet提款速度_亚洲365_365bet365娱乐

        十年来我市科学发展成就展示系列报道之七:民族事业发展篇

        • 2012-09-21   《柳州日报》   记者 段红梅

        内容导航:

        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

        365bet提款速度_亚洲365_365bet365娱乐

        民族事业发展迅速。(数据来源:《柳州年鉴》),唐峰林制图

           新闻速写

           17日下午,柳南区车辆厂社区壮族居民陆爱权,正在银山街道办教几个居民制作绣球。两年前,失业的她通过社区的免费培训,掌握了制作绣球的技术。“希望她们和我一样,通过这门技术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经过她的指点,只见一瓣瓣精美的绣片、一个个精致的绣球,从这些“绣娘”们手中“变”出。

           陆爱权所在的民族绣工坊已创办两年多,举办各种创业培训班11期,200多名少数民族妇女,由此免费学会了毛衣编织、刺绣、丝网花制作等技术,实现了就业。社区有居民1.6万人,其中1800多人是少数民族,既有广西世居的壮、苗、瑶、侗、回等少数民族兄弟姐妹,还有来自祖国各地的满族、蒙古族、朝鲜族等共14个民族的同胞。社区不仅有民族绣工坊,还有民族情谊联系室、书画室、活动室等,更有专门的民族事务服务窗口,时常可见社区举办创业培训班、民族知识讲座、书画展和文体比赛,辖区内的少数民族同胞都感受到了社区“娘家”的关爱。

           该社区是全区第一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社区试点单位”。十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我市的民族地区经济、少数民族群众生活质量、民族文化等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市生活着壮、苗、侗、瑶、回、仫佬族等48个少数民族,占到全市总人口55%206万少数民族群众,与汉族群众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已成为我市民族关系的主旋律。

           进一步贯彻落实民族政策

           7年来,每年的9月中旬到10月中旬,全市都会集中组织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月”活动,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以及民族基本知识,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三个离不开”教育,以月促年,常抓不懈。

           多年来,我市大力表彰、宣传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截至目前,全市先后召开5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表彰大批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20099月,国务院第五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市委获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市民委原主任陈争鸣等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民族地区更加和谐繁荣

           全市经济有了长足进步,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数据是最好的佐证。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79.7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1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21元,三江和融水两个自治县实现旅游总收入9.42亿元,全市定点民品企业从“十五”时期的31家发展到35家。

           少数民族村寨火灾隐患综合整治工程,让967个改造村屯面貌明显改善;“北部三县木质结构民房统保”工程和“农村住房政策性保险工程”,解决了民族地区群众的居住安全问题;全市10万多名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率先享受“免费午餐”……一个个民生工程筑起民族团结的堤坝,一项项惠民举措温暖了各族群众的心坎。

           民族凝聚力在共建中增强

           我市在推进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时,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把传承弘扬优秀少数民族文化的过程,有机融为唱响主旋律与提倡多样性相统一的过程,建设各族群众美好精神家园。

           文化建设成绩斐然。《铜鼓   敲出壮乡情》《白莲》《风从苗山来》等文化精品层出不穷,民族音画《八桂大歌》获选参加北京奥运会重大文化演出和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融水苗族系列坡会群、三江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侗族大歌和彩调等四个项目,被列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农家书屋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稳步推进。

           一大批民族干部茁壮成长

           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一直是市委、市政府极为重视的事,已经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2006年以来,市级共培训少数民族干部4280人次,选派90名县处级干部参加国家、自治区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学习。

           坚持按规定配备少数民族干部,全市共有县处级少数民族干部436人,占处级干部总数的28.13%

           三江、融水两自治县民族干部已成为当地干部队伍的主体。

           两自治县2006年以来,每引进一名全日制本科生或硕士生并与用人单位签订三年以上劳动合同及工作满三年的,由市政府分别按6000元、10000元的标准奖励各县,从引才政策上给予民族地区扶持。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zgrslinhegs.com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20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
        桂ICP备2020008324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24号